☞來自日本的口腔中和PH技術!
☞深受日本國內齒科口腔保健專家、教授肯定!
☞100%海洋礦物 天然抗菌分子!
☞SGS檢驗完全0添加!
☞3~100歲、孕婦皆適用!

全世界的漱口水使用者最初視"改善口氣"為主要用途,所以廠商就要加一些"料"(化學物/人工香精) ,後來漱口水製造商發現幾乎成年人99%都患牙周病,因此開發加"化學物質"、"藥劑"、"農藥"的商品以抑菌,但經10年、20年,第三機構對這些含藥含劑的漱口水作長期使用追蹤後,發現長期使用會致癌。 所以一堆的報導下就產生出另一種"不含化學""不含藥"、"不含酒精"...等號稱"天然成分漱口水"的商品,但仔細看一看這些"天然成分"的漱口水,大都以"植物系列成分"為主要宣傳,算是比較不需技術層次的商品。 ("檸檬汁加水"也可除口臭但無法抑菌,常用還會傷牙齒琺瑯質!)
日本政府早在25年前就針對國民口腔衛生保健作很多宣傳及鼓勵廠商開發有益國民健康的漱口水,
其中漱口水成份分為兩大類開發: (添加化學物質的就不提了)
(1) 植物成分:口氣改善為主 (2) 海洋成分:口氣消除及抑菌為主
植物成份漱口水因需加防腐劑及抗氧化劑,故不受老人安養中心及幼兒園家長接受,漸漸流失市場;商品大都以外銷為主(台/韓/東南亞/中國大陸);而海洋成分比植物成分更能抑菌及穩定是日本漱口水的主流。
口腔衛生保健其實如日本專家教授所言:維持口腔中性環境就可以
一般飲食20-30分鐘後口腔呈弱酸(5.5-5)
BiO-HO2漱口水(PH12.8)
(5.5+12.8)/2≒8.9 ->經唾液中和後5-10分鐘,口腔成PH7(中性) 維持6-8小時(若不進食)
據市調指出,台灣約有400萬漱口水使用人口,但其中有5成民眾並不知道原來漱口水酸鹼值會影響口腔健康。
牙醫師楊書維表示,台灣目前市售漱口水品牌多樣,但實際測試酸鹼值後,卻發現多數產品低於pH5,甚至有些僅有pH3,長期使用如酸雨般偏酸性的漱口水,恐使口腔黏膜受損或增加蛀牙的機率。
漱口水過酸 易致蛀牙、化學藥物的刺激 口腔黏膜受損
楊書維醫師提醒民眾,購買漱口水時,應選擇pH值大於5、口感溫和不刺激的產品輔助口腔清潔,降低口腔黏膜受損與蛀牙的機率。(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